&rdo;&ldo;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此次护书进京,臣之二哥薛忱责任最重。
还有谢将军等人,更是屡遭危难,他们才是真正有功之人。
&rdo;&ldo;都好都好!
&rdo;景安帝高兴地大笑。
他喝了口茶,眼神微闪,盯着薛蘅看了许久,微笑道:&ldo;朕很好奇,不知薛先生是如何参破天机,找到《寰宇志》的?&rdo;薛蘅低头答道:&ldo;回陛下,臣是在孤山后山,一个历代阁主面壁静修的石洞内找到的。
臣经常思念亡母,便常去那石洞内悼念,见亡母在石洞上写下的字,便去抚摸,无意中触动机关,这才发现洞中另有一秘洞,从而找到了这些书。
&rdo;景安帝微微点头,道,&ldo;这既是两代薛先生不懈的努力,也是天佑我大殷。
&rdo;他轻轻抚摸着身侧的书籍,叹道:&ldo;可叹各方高手拼死争夺,大家都以为是一本天书,却不知,《寰宇志》是多达上百册珍籍的统称!
&rdo;薛蘅道:&ldo;是,陛下,这些书涵盖天文、地理、数理、兵法、医学、星相、方术、音乐、水利、工器各方面,祖师爷在其中一册上批注云:若能究其真相,则寰宇皆明也。
所以他老人家当年才给这些书取名为《寰宇志》。
&rdo;景安帝目光中充满赞许,和声道:&ldo;这么多书,要明着运进京,还真是一件难事。
多亏薛先生想出奇招,自己背个空铁盒上路,引开各方高手,却将这些书藏在薛忱的轮椅和药箱中,平安进京。
&rdo;&ldo;全赖陛下圣德,苍天保佑,这些书才得以重见天日,并为民所用。
&rdo;薛蘅躬身道:&ldo;陛下,臣有一言。
&rdo;&ldo;薛先生请说。
&rdo;&ldo;这些书,绝大部分有利于民生国策,但也有一些奇淫巧技、荒诞不经之说,臣请陛下去芜存精,善加利用。
再者,这其中许多书博奥精深,甚至还有上古的文字,以祖师爷的智慧,也只能学会其中三成。
陛下可能需要组织全国的智士们共同参详,方能将其中奥妙一一破解。
&rdo;景安帝连连点头,道:&ldo;薛先生此言,甚合朕意。
朕正有意组织一个寰宇书院,专门研究这些书籍。
薛先生悲天悯人,不以一阁一己为念,不但将《寰宇志》当年丢失的那部分书籍找到,还将另外那几本阁内珍藏的秘本也贡献出来,朕心感动,欣慰啊!
&rdo;薛蘅一愣,所幸她此时躬着腰,景安帝未注意到她的神色。
景安帝翻着身侧的书籍,拿起其中一本,踌躇了一下,终于问道:&ldo;薛先生,这些书你找到后,不知参透了多少?&rdo;&ldo;回陛下,时间有限,臣只稍稍研究并参透了其中的几本书。
实是惭愧。
&rdo;景安帝沉默了一会,递出手中那本书,缓缓道:&ldo;那这本书,不知薛先生参透了多少?&rdo;四十、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薛忱素来爱静,便挑六福客栈后院最偏僻的一间房住了。
平王几次登门拜访,客栈掌柜吓得赶紧将后院的客人全部请到别院去住。
薛蘅走进六福客栈后院时,禁不住说了句,&ldo;二哥找的好清静地方!
&rdo;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