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太太心里还是念着孙子的,笑道,&ldo;我也是刚刚知道,你去迎一迎你弟媳他们吧。
&rdo;小纪氏笑悠悠的应了,带着着宋嘉言宋嘉语姐妹出去,辛竹筝则留在屋里陪着自己母亲与姑妈说话。
宋耀的老婆方氏也是帝都闺秀出身,与小纪氏自然认得,妯娌二人寒暄几句,就带着孩子们去给老太太问安了。
方氏与宋耀成婚后,只在翰林呆了三年,宋耀就开始了外放生涯,如今已有九年了。
诸人互见过礼,老太太把三个孙子招呼到跟前,都是玉雪可爱的孩子,最大的宋嘉谦已经十岁,老太太想想就念叨,&ldo;谦哥儿才刚满周岁就跟着你们外处做官,我一想到这孩子就心疼。
&rdo;其实当年,老太太看不上的不仅仅是大媳妇大纪氏,连带方氏,她也不大喜欢。
当时,小儿子要外放,老太太有心把孙子留下,方氏哪里舍得孩子。
宋耀夹在老婆老娘中间,可是吃尽了苦头,若带走孙子,老太太上吊给他看;若留下孩子,方氏能扒了他的皮。
把个宋耀愁的直想去投河,最后宋耀两头安抚,对老太太说留着孙子在家,安抚老婆说,孩子且让老太太稀罕几日吧。
后来,宋耀硬是上车走时悄悄从老太太屋里把儿子偷了出来,跟老婆十万火急的逃出帝都,出外赴任。
为这事儿,据说老太太在家里直骂了小儿子两年,后来,小儿子一直外放,归期不定,老太太实在想儿子,也就心胸宽大的不计较了。
如今见着宋嘉谦,老太太自然喜欢的很。
余下宋嘉诫比宋嘉言小一岁,今年八岁,还有三子宋嘉词,圆圆滚滚的,刚刚五岁。
老太太看着三个孙子,心里那叫个欢喜啊,和颜悦色的问方氏,&ldo;这么上千里的路,累了吧?&rdo;方氏揣着一颗时时准备战斗的心脏,笑,&ldo;倒也还好,因老爷要先去宫里递折子陛见,便令媳妇带着孩子们先回家给老太太请安。
&rdo;宋嘉言笑道,&ldo;祖母,原本咱们算着日程,二叔二婶要过两日才能到的。
如今二叔二婶提前就到了,定是赶路了呢。
现在已过了午间饭时,二婶和兄长弟弟们中午定没吃好呢。
二叔他们的院子早就已经收拾好了,不如叫二婶和兄长弟弟们先去院里梳洗换过衣裳,我已经命祖母的小厨房里预备了饭菜,待齐备了,就给二婶他们送过去,正经先垫补些才好呢。
二叔二婶这一回来,又不是只住一日两日,咱们多少话都有空说呢。
&rdo;老太太笑,&ldo;唉哟,瞧我,都忘了。
&rdo;宋嘉言打趣道,&ldo;老太太见着孙子,哪里还记得别的呢。
别说是这些琐事,就是我们这两个大孙女,老太太也不记得了呢。
&rdo;一下子见着三个孙子,老太太的确欢喜非常,笑对方氏道,&ldo;我如今越发糊涂了,你们先去歇着吧,院子一早收拾好的。
&rdo;小纪氏听宋嘉言这一番话,心里早气坏了,这话原是该她说的。
这死丫头,就显着她机伶了。
来不及与宋嘉言计较,小纪氏忙道,&ldo;语丫头,你带你二婶和兄弟们过去吧。
&rdo;又亲对方氏道,&ldo;弟妹先去瞧一瞧,若是院子里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只管跟我说。
&rdo;&ldo;多谢大嫂。
&rdo;方氏对着老太太行了一礼,便带着孩子们去了。
方氏一面走,心下暗自思量,这几年未见,老太太的脾气倒是大有改善啊。
虽然依旧不是什么周全人儿,但与先时相比,真是天上地下了。
对于宋老太太,方氏也不指望着婆婆能多么的明理体贴,只要保持现在的水准,对于她们做媳妇的,就是烧香拜佛了。
直到傍晚十分,宋耀是与兄长宋荣一道回的家。
宋耀人还未进屋,声音已自院中传来,&ldo;哟,娘这院子怎么改造成菜园子了,真个暴殄天物啊。
&rdo;宋老太太满脸的欢喜已如菊花般绽放,直起脖子扬声喊一嗓子,&ldo;坏小子,还不进来!
等你娘去请你不成?&rdo;两兄弟一道进屋,除了两位老太太,诸人皆起身相迎。
原本宋荣已生的清俊秀雅,年轻时于帝都有玉人之称,其实,若论容貌俊美,宋耀似乎更胜宋荣一筹。
只是,宋耀眉眼灵活,瞧着不似宋荣稳重。
瞧一眼宋老太太的模样,实在想象不出这兄弟二人早死的爹该是如何的俊秀人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