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二人说了许多话,及至下晌午,宋荣携小纪氏、宋嘉语一并来了,大家又聚在一处说话。
宋荣与武安侯夫人请过安,便去前院书房见岳父大人。
武安侯夫人与小纪氏其实没多少话好说,不过是些客套话,&ldo;你今天既然要去郡王府,定是累了,明日来是一样的,自家姐妹,哪里还会与你计较这个呢?&rdo;小纪氏笑,&ldo;五妹妹虽嫁的不远,到底不在帝都,平日里,我也惦记着五妹妹,恨不能立时来瞧一眼才放心呢。
&rdo;纪嫣笑,&ldo;多谢四姐姐惦记了。
&rdo;纪嫣少时抚于武安侯膝下,与小纪氏关系本就寻常,当初武安侯夫人原本嘱意她嫁入宋家,结果这桩婚事被小纪氏抢了去。
虽然如今纪嫣的日子过的极是舒心,不过,若说心里芥蒂全消,也有些骗人了。
客套几句,便没什么话说了。
宋嘉言道,&ldo;外祖母,屋里有些闷了,我想去园子里逛逛。
&rdo;武安侯夫人向来喜欢宋嘉言,怎会不允?笑,&ldo;就知你是个闷不住的,加件衣裳,去吧。
&rdo;宋嘉言这样一开头,男孩子们更不愿意闷在屋里陪大人们说话,都嚷嚷着要出去玩儿,武安侯夫人全都应了。
不一时,屋里就空了大半,宋嘉言在侍女的服侍上系好披风,问宋嘉语,&ldo;二妹要不要一道去?&rdo;宋嘉语摇一摇头,&ldo;我有些怕冷,大姐姐去吧。
&rdo;宋嘉言便自己走了。
小纪氏原有心想去生母院中去看一看,以往武安侯夫人都会主动开这个口,不料今日武安侯夫人仿若得了失忆症一般,竟只字不提。
宋嘉语小小年纪,却很知母亲心事,既无人说,她便一脸天真的开口,&ldo;外祖母,我想去看看姨外祖母,可以吗?&rdo;武安侯夫人脸色淡淡,&ldo;章姨娘的事,如今我做不得主。
福儿,你去前院问侯爷一声,看侯爷是个什么意思吧?&rdo;小纪氏忙道,&ldo;既然不方便,就罢了。
&rdo;只是不想如今生母在府中竟已至如此地步,小纪氏心里很是担忧呢。
武安侯夫人道,&ldo;方不方便的,我不大清楚,问你父亲吧。
&rdo;福儿曲身一福,便出去了。
小纪氏脸上微热,忙岔开话题,笑问,&ldo;怎么不见福哥儿、喜哥儿他们?&rdo;韩氏道,&ldo;小孩子累了,回去休息了。
&rdo;&ldo;我算着喜哥儿今年六岁,也该进学了呢。
&rdo;韩氏道,&ldo;这事得问大爷了,我并不清楚。
&rdo;小纪氏脸上讪讪,宋嘉语却是不服气,质问道,&ldo;舅母是表弟的嫡母,怎么连这个都不清楚呢?&rdo;韩氏看宋嘉语一眼,不客气道,&ldo;二姑娘问一问你母亲,可知晓让哥儿念到哪篇文章学到哪段经文了么?你母亲虽是继母,到底也是嫡母,怎么连这个都不清楚呢?&rdo;宋嘉语当下脸胀的通红,泪珠在水润润的眸子里打转,一幅委屈的不行的模样。
小纪氏带了几分怒色,道,&ldo;弟妹,她小孩子家,有口无心的!
&rdo;韩氏冷冷一笑,&ldo;是我失礼了,我还以为嫡女都似嘉言这般大方知礼呢,原来竟有例外。
&rdo;说着,韩氏对着武安侯夫人行一礼,道,&ldo;母亲,我就先退下了,省得二姑娘一会儿哭出来,倒说我欺负她了。
&rdo;说完,韩氏转身走了。
武安侯夫人直叹气,说小纪氏,&ldo;你该好生教一教语姐儿,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也就是在自己娘家,她年纪还小,无人计较。
若是在他处,岂不连一家子的脸面都赔进去了?&rdo;又道,&ldo;你弟妹就是这样梗直的脾气,其实为人再好不过,你莫放在心上。
&rdo;小纪氏一口气堵在胸口,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得低头应了声&ldo;是&rdo;。
宋嘉语却是从未受过如此委屈,埋在母亲怀里嘤嘤的哭了起来,小纪氏抱着女儿小小身子,不禁眼眶微红。
武安侯最厌烦此景,摇一摇手道,&ldo;罢了,我自来是个不会说话的,倒叫你们母女这样委屈。
去叫姑爷来跟你们说吧。
&rdo;小纪氏心下一惊,忙道,&ldo;女儿万不敢有此意。
&rdo;连忙拭了泪,又轻声的安抚女儿。
夫妻多年,宋荣的脾气,小纪氏还是知道的。
若是叫宋荣过来,岂不是扫了宋荣的面子。
丫头适时捧来温水帕子,小纪氏给女儿重洗了脸,又匀了面脂。
不论母女二人作何想,到底不敢再作委屈之态。
武安侯夫人舒一口气,心下冷笑,还当这是从前呢?如今武安侯夫人早想通了,反正她正室的位子稳稳的,都这把年纪,谁叫她不痛快,她就让谁不痛快!
看谁撕得破脸!
过一时,福儿来回禀武安侯之语。
武安侯夫人面无殊色,道,&ldo;既然侯爷允了,你们便过去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