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妈的约翰逊。
西泽积攒了两周的所有好心情,都随之荡然无存。
他应该开口。
但他竟不知应该从哪一件事开始说起。
他希望此刻她能问问:他们究竟为什么这么对华人?他一定拿德赛讲过的话来嘲讽“他们这群白人”
:因为你们梳辫子,裹小脚,挑担子,还吃一种我们从没吃过的,后来才知道叫做虾的虫子。
事情再也轻松不起来。
从前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这么近的接触一名同龄华人女孩。
等真正接触了,他才发现,她真的令他讨厌不起来。
他有时会想起他和她之间的距离,也许有,但在这之前是一团模糊的,没有界限。
但在这一刻好似清晰起来。
两个人都好像同时看清了这中间究竟横亘着什么。
在这一刻,淮真也在看他。
他一只手指苍白纤长,骨节并不十分明显。
握拳时,属于男人的坚硬骨节与青筋才会清晰凸出。
就是那只手,泛着红,脱了皮,露出里面的粉色组织。
淮真心想,他一定擅长钢琴,才会有这样一双手。
这双手就在刚才,狠狠揍了一名同事。
她抬头。
对上他的目光。
微微卷曲的黑色头发,眉骨下藏着一双同样的漆黑幽暗的眼睛。
他还学过什么?德文,英文,或者一点点法文。
从小骑马,以致步伐略微松垮,还有什么?
这些是他想到的全部。
这样一个新英格兰人,从小到大,都会学一些什么,在她降落这个世界的当天,她就已经想象到了。
她也来自一个中产家庭,父母都在欧洲大学做教授。
她去过很多国家,也会钢琴,跳芭蕾,骑马,会说两种以上语言,从不愁生计,可以在一所德国名校随心所欲念一门自己喜欢的冷门专业。
她才十九岁,在这样一个人面前,她没什么好自卑的。
即使她熟记历史上记载的排华法案,这样一种种族歧视与仇恨,却一直从未在她心中立体起来过。
淮真知道了其中差别。
这一张长方桌的距离,那头坐着不可能真的是学校或者cb某个向她示好的普通男孩子。
桌子那头,是一名排华者,这一头,坐着的是一名华人,就是这么宽的距离。
就是他和她之间的全部距离,记载着她遭遇不公正的全部。
在外人看来,此刻她可能就像汉堡大学校园外讨要咖喱香肠的难民,而他就是那个她,他的同伴见到此情此景,一定会大声警告他:“西泽!
离她远点——”
推翻这张方桌,还要十二年时间,甚至更久,甚至到二零一八年,这无形的桌子仍然还在。
这方桌看似很近,他起身,两步就可以走到她身边。
可这张方桌立在这里,她就只能忍受这种不公。
他也只能眼睁睁看她忍受这种不公,除此之外,能做的也只是揍一名同事解气。
就在这时,有人叩响门扉,小心翼翼的问,“西泽,你来审问她,对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