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时候的包拯,也进了府衙内的监牢。
那文信仍旧是一身的怨戾之气,看到包拯走来从牢中一跃而起。
&ldo;文信。
&rdo;&ldo;包拯。
&rdo;&ldo;你这样不知悔改,一意孤行,可是要将文家一脉尽绝于此?&rdo;&ldo;大丈夫恩怨分明,你杀我兄弟,害我母亡,我岂能不找你报仇?&rdo;&ldo;成大义者,须先先明是非。
若是忠奸不辨的助纣为虐,或是只凭一己之私,置国法公义于不顾,就算是他满口忠孝义气,视死如归,也不过是强词夺理,匹夫之勇,与大仁大孝,至情至性实属南辕北辙。
文信,你扪心自问,你文家在湖州所作所为是否磊落光明,俯仰无愧?&rdo;文信登时被包拯的话问住,文家在湖州的所作所为他亦不齿,因着骨肉亲情才会故做聋哑,不闻不问。
&ldo;为保你文家一门清誉,本府亦曾拜托陆姑娘到府劝说令慈莫做上京之行,可是,文老夫人仍旧一意孤行,最终身亡于此。
&rdo;说到这里,包拯亦不胜唏嘘。
文信便又想到了当日那陆姑娘到文家的情形,他归家之时,娘与她想是已经进行过一场会谈,想来便是包拯拜托之事。
可惜,最后母亲却未听她的劝说,仍是坚持上京告这御状。
不对!
文信突然有些激动地抓住牢栏,&ldo;包大人,你为何还称她为姑娘?&rdo;她明明已经嫁为人妇?包拯微怔,&ldo;本府想是如此称呼她习惯了。
&rdo;文信又目光灼灼地去看包拯身后的展昭,&ldo;是不是你们的成亲是假的?&rdo;一定是如此。
展昭毫不留情地打破了他的希冀,&ldo;她确是展某妻子,文四公子不必怀疑。
&rdo;文信的神情黯淡下去,喃喃自语似地道:&ldo;是了,她便是未曾嫁你,也是对我不假辞色的。
&rdo;她对文家所作所行言谈之间俱是不屑,而他因了这个&ldo;文&rdo;姓亦被她所厌。
文家果然是早无清誉可言……他三个兄长想要维护的先祖清誉,说到底不过是在维护自己最后的倚仗罢了。
因着先祖余荫,他们才可不劳而食,才能得享优待,才能永沐皇恩。
一时之间,文信想了很多很多,最后,他一言不发慢慢走回牢房角落盘坐下去,垂目不再言语。
包拯不由互相看看。
尔后,包拯等人便明白了什么,没再说什么便转身离开了。
想开或想不开,有时都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
而文信大概是突然之间悟到了什么,因而才会是如此的情态。
&ldo;是吗?真的将那御赐黄龙褂收回了?&rdo;而这个时候的小凤姑娘正对安乐侯带来的这个消息而诧异欣喜。
庞昱道:&ldo;是呀,是八贤王做主收回的。
&rdo;陆小凤点头表示明白,那黄龙褂乃是皇帝当年钦赐,由着太祖嫡脉收回亦是理所当然之事。
想必文家之事让八贤王极是恼怒,为免先帝英名受损才会有此决断。
很好!
收一件那文家就少一件可以倚仗的钦赐之物,也免得后辈不肖子孙再以此为所欲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