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很大,单是缅北,就有数百个小村庄隐藏在深林中。
连绵的高山,埋着无数罪恶,边境新娘是其中之一。
缅甸人喜欢儿子,缅北的农户常说,“生下来的儿子卖给贩毒组织,一年还能有几袋大米。”
后面跟的常常是,“女孩没人要。”
这样的环境下,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必然会面临两个选择:一般会让她嫁人,换一笔钱给家里。
家里疼爱一点的,就让去镇子找份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长大后自给自足,很多时候是一种奢侈。
金三角有首童谣,第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这里的天,是拿枪的脸,听话的赏脸,不听话的就要翻脸。
2009年8月的一天,我走在大其力的老街,享受绵绵细雨,但老天爷很快不认人,雨倾盆落下。
我赶紧找了最近的一家小卖店,在屋檐下躲雨。
老街是大其力最早的居民区,一下大雨,就有一群群小孩冲出家门,光着脚踩在泥水里,朝着河边奔去。
孩子们头上都带着“鱼帽”
。
鱼帽是当地的特色遮雨帽,椭圆形,用竹条编制,表面覆盖一层特制的干茅草。
尾部细长,长度直达孩子腰部,雨水顺着帽尾滑落。
家境富裕的家庭,会特意在上面涂上颜料。
拥有一顶颜色鲜艳的“鱼帽”
,意味着一段灿烂的童年。
我看着这些孩子嬉笑向前跑,正犹豫要不要去抢一顶,就看到小卖店的老板朝我走来。
老板是个中年妇女,踌躇着走出房门,问我是不是中国人?得到我的确认后,店家笑着说她也是。
闲聊了一会儿,她给自己点上一支烟,边抽边看我:“吸烟不?”
我以为店家要分烟给我,没想到她立马起身,从店内拖出一个木抽屉,上面是林林总总的烟盒。
当地雨季延长,潮湿的厉害,所以店里都采用比较防潮的木头当香烟容器,下面还经常会铺一层层的硬纸板来隔绝湿气。
我看到木抽屉内的硬纸板,已经泛黄有霉点,上面似乎还有字。
其中有一则招聘启事,分别写有缅语和中文。
我只认识中文:诚招35岁以下女性,包吃包住,日薪100元,工作轻松,当天现结。
“这什么工作?工资这么高。”
我把纸板塞回去,随口问店家。
店家张大眼睛,冲我连连摇头,说这都是骗姑娘的,会把这些女的卖去中国,给人当媳妇。
边境新娘,是人**易产业。
因为大批的农村光棍在中国娶不到媳妇,所以一些人就把目光放到偏远的边境线上。
最开始边境新娘是靠骗,诱骗东南亚国家的年轻姑娘。
这些国家女性的地位很低,丈夫家暴是常态,因此在中介机构的宣传中,中国人有钱疼老婆,非常吸引她们。
但是一嫁出国,她们发现事实并不如此,纷纷逃回家乡。
消息传开,骗不了,就只能靠抢。
招聘启事上写的找姑娘,就是抢。
“你给人介绍过姑娘不?”
我问店家。
纸板的边角被我搞得有点褶皱,店家按了按,想把它抹平,但是始终有凸起。
过了一会儿,店家终于放弃,“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