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封了安东将军——因为蜀国国土有限,封王是很难的,所以国主之子除了极少数极受宠的,最多也就是封个将军。
就这,孟钊就已经走在一些叔叔前头了!
杨宜君听说过,‘安东将军’执掌了一部分军队,却不知道他执掌军队之后弄出了这些事。
此时晴雯已经用干布擦干了杨宜君的短刀,将短刀放到精美的刀鞘中,递还给她。
也听到了船主的话,奇道:“这治军严格难道不是好事,怎么会这样呢?”
杨宜君笑了笑:“如何只看表面...打个比方,你是见过底下仆婢的,是不是常有沾主家好处,肥了自己的?你觉得这些事,上面管家的夫人们都不知道?既是知道,为什么不一概取缔?”
说着杨宜君还感慨:“还是要多出来看看,不出来,哪里想到有这样的事呢?”
孟钊治军严格,那自然就断了很多人赚外快的路。
治军严格是好事,但如果不能解决军纪涣散的根本原因,只是用威权去强制执行所谓的规矩,恐怕就连治标也做不到——军中军饷常年是不足的,就是战时也只有精锐能吃得饱饭!
真要说‘发财’那得等打了胜仗,所以常见史书记载大战之后有索城之事,那就是胜利的一方在劫掠城中百姓。
眼下蜀中也平稳几年了,出蜀无望,内部偶尔打仗也是小乱。
军中没有油水,普通士兵真要‘遵纪守法’,怕是自己一个都难养活了!
或许有些家底的军官还能忍一时,可下面没有‘隔夜粮’的一般兵丁可等不得!
所以,吃相反而更难看了——有些事,杨宜君没经历过,直接让她去想是想不到的,但有这么个提示,再联想影视剧里见到的相似剧情,却是佷容易想通的。
“娘子有什么不知道的,奴婢只觉得娘子在家就能说准天下事了!”
晴雯是几个婢女里最有读书天赋的,平日里杨宜君也着重教她。
偶尔谈及‘天下大事’,杨宜君从不避她,此时她说这话也是真心实意的。
第11章处理那几个兵痞……
处理那几个兵痞的事到底没让杨宜君进官衙对峙,族叔虽然想让杨宜君把事情给全背下,但到底不能那样做。
这年头晚辈对长辈恭顺,相应的,该出面担当的时候,长辈就要端起责任来。
再者,杨段在族里也是很能说的上话的,人家将女儿托付给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