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时峻说:“在美国,心理侧写从理论进入犯罪学领域花了数十年时间;而国内呢?现有的理论完全是舶来品不说,还很原始,想要嫁接美国的套路又水土不服,专家们得出的结论千差万别,有人甚至连简单的鉴别都不做,直接拿外国人的理论往中国人身上套,时不时还会闹几场笑话。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在警方的工作中几乎没有生存余地。”
郗羽凝神听着两名专家上课。
“在这种情况下,警察的调查也只能触及表面。
比如一起杀妻案,警察根据已知信息判断,丈夫因为迷上女性网友而杀妻,”
季时峻说,“但真相却是另外一种,如果丈夫没有在网上遇到异性网友,可能更早的时候就预谋杀妻了。”
“信息,是一切的基础。”
李泽文说。
“也就是说,要拿到之前的案卷是吗?”
郗羽问。
李泽文用容忍的目光看了一眼郗羽:“当然,收集信息是永远是侦查工作的说是“一顿便饭”
,真的就是一顿便饭而已。
吃饭的地方就在大厦旁边商城的餐饮区,数十家餐饮店宛如煮开的沸水,在沸水的中央有那么一家门脸不大的小店,客人很多,看价格也并不贵。
郗羽和两位教授就坐在店内的一角,正在点菜。
三个人各自点了一份套餐,李泽文和季时峻则各自点了一份面食,郗羽则在季时峻推荐下点了一份馄饨。
点好餐后三人在不太大的店面落座,季时峻热心的跟郗羽介绍:“别小看这里,这家店是连李泽文这个嘴巴极其挑剔的人都说过不错的。”
郗羽眨了眨眼:“是吗?”
“当然了,”
季时峻竖起手指头对李泽文一摇,“我一直说,他改行去当美食家都没问题。
食材是否新鲜,佐料是否适宜,摆盘是否漂亮,菜是否过了夜……他一尝就能发现问题。
有一次更邪门,我们吃海鲜时,他居然一口说出那些北极虾冰冻了多少天。”
李泽文并不接受好友的恭维,只说:“没有那么夸张,只是凑巧听说了‘北极虾滞销’的新闻。”
“很厉害!”
郗羽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佩服了再说。
季时峻笑着看她:“怎么,你不吃惊?”
郗羽绝对不是会伪装掩饰情绪的人,季时峻的眼力很不同凡响,一眼就看得出来她眼中的情绪——她对李泽文有打心眼的佩服,但不是真的很吃惊。
“我有时的确觉得教授可能是对食物很挑剔的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