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她是有些不习惯的。
以前虽然也跟着季时禹和他两个室友吃过饭,但是带别的女孩,还是头一次。
看着他们一个系的工科生坐在一块自然的聊天,她内心有些复杂的感觉。
这么多年,她一直自卑又自傲,高傲和冷漠,是她的保护伞。
在座所有的人都比她出身好,家境优越,性格开朗。
明明同龄,他们在读研,她却是要靠着自己工作以后,自己存钱找机会,经济独立以后,才能得以考大学,如今还没本科毕业。
这感觉让她无力又难过,就像当年,她的同学只要想读书的,就可以去读高中,而她被家里逼着改了志愿,去读中专,只因为中专毕业能早些就业,不再找家里要钱。
她不懂,家里两个哥哥是人,可以读大学,可以追求最好的生活,而她是女孩,就注定要过低人一等的生活吗?她很感激,因为中国还没有进入市场经济,大家对金钱的渴望没那么大,当年靠着外婆给宜城的小提琴老师送了一块床单,老师就教了她那么多年。
这才让她有了一技之长。
中专毕业后,她在宜城歌舞团工作了四年多,虽然不满意这个结局,可是她还是很努力工作和学习,在宜城歌舞团也是最刻苦的小提琴手。
之后宜城歌舞团开放了政策,让她们也能参加高考,靠着努力,她西餐厅里原本不提供筷子,但是西式服务的原则是多无理的要求也尽可能满足,于是乎,服务员最后还是给他们找了两双筷子。
经过季时禹和池怀音这么一番闹腾以后,所有的人都自在了。
不会用刀叉算什么呢?总比要筷子的强。
于是大家都不像之前那么拘谨了,很正常地开始了第一次的摸索。
比起大家的自在,钟笙却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在这样尴尬的情况下,他们能随便处理,那么自在,而她却要在乎着会不会被人瞧不起,比起来,她的小心翼翼都变得可笑起来。
她甚至后悔应约,季时禹邀请的时候说得很随意,一场普通聚餐,可对于钟笙来说,这场聚餐一点也不普通。
在他们面前,她始终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这感觉折损了她的骄傲,让她感到难受至极。
那场让人不舒服的饭局过后,时间很快就进入六月毕业季。
钟笙的分配通知猝不及防就下来了,果然是回原籍。
在分配通知书下来之前,有学长学姐说过,以前也有学生在森城找到工作,就能留在森城的先例,但是如果分配通知书已经下来,就会变得很棘手,因为改派书是必须要就业处才能下发的,已经不是学校可以操作的。
回宜城的分配通知书让钟笙陷入恐慌,她多次找到学校的老师求情,一开始老师还给钟笙讲一些安抚的空话,到后来,老师也不耐烦了,直截了当地说:“分配政策,是为了全国各地都有人才去建设,而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保障,不要想错了国家培养大学生,给分配政策的初衷。
分配政策是很严格的,如果随便就可以不回原籍,那么小城市小地方岂不是越发没有人了?人往高处走,谁辛辛苦苦读完大学,不想留在建设得更好的大城市?可是我们国家现在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肩膀上的责任很重,回去建设家乡,就是对国家最好的回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