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文学小说网>明朝朱慈煊 > 第197章 听回秦腔(第1页)

第197章 听回秦腔(第1页)

第197章听回秦腔

出了酒楼,刘三磨蹭在最后才出来,只见手里还拎着一包东西,小跑到朱慈烺近前连连作揖道:“让公子见笑了,这蓬莱轩的菜,小的跟着公子沾光了,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妹妹,小的便给他们带些回去解解馋。”

“嗯,无妨,走吧,找个地儿听戏去。”

朱慈烺见怪不怪,没什么好诧异的,前世出去吃饭,吃不完打包的大把,正常。

“爷想听什么戏?”

“哦?这扬州,还有好多种戏?”

朱慈烺诧异道,南方这不都是些昆曲儿吗?以前在北京听的,多是梆子戏,算京剧的前身了。

不过大明现在流行的,最多的是南方的昆曲儿,下来就是北方的秦腔,至于后世的京剧,算是在梆子戏的基础上融合昆曲和秦腔创建的新流派。

不过现在京剧还没成型呢,而且,不是贬低京剧,这京剧的审美不知道是不是满清的审美,后世虽然称之为国粹,但其实人气欠佳的厉害。

像那谁说的,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广、帮扶京剧?因为一旦任由戏曲发展,自生自灭,用不了多久京剧就走向没落了。

而像秦腔、豫剧、越剧、黄梅戏、甚至由秦腔演变的河北梆子等地方戏曲,受众面积依然广阔,地域性支持者自然众多。

“爷,咱扬州可是南北汇聚之地,南北的戏可都有,南戏的各种唱腔,和北戏的杂剧,以及西北的秦腔,咱扬州都有,而且都是一流的戏班。”

“哟呵,那倒是有点儿意思了,走,带我见识见识一下咱大明的秦腔。”

后世有名的戏曲,朱慈烺大致都听过了,基本都是昆曲演变的,倒是还没听过明朝的秦腔是个什么味道。

七拐八拐的,刘三带着朱慈烺一行到了一处戏楼,露天的戏台,正面一圈的三层茶楼,人还真不少,一楼的戏台下面的空地上,放满了桌椅,座无虚席。

朱慈烺一行上了二楼的一处隔断,凭栏而坐,在戏台的斜前方,视野非常的适合看戏,一行坐下后,点了一些瓜果点心茶水。

戏台上,朱慈烺又听到了记忆中的秦腔,感觉唱法唱腔似乎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的听不懂唱的是啥台词,不过调调还是那样的大气磅礴。

这出戏不知道唱的啥曲目,不过秦腔,听的就是朗朗上口的曲调,和悲凉豪迈的唱腔,让人听着也有一种将心中豪情、郁气喷涌而出,发泄出来的畅快。

此时的秦腔,还没有后世的那么丰富的乐器,主要还是鼓、锣、唢呐以及小鼓和特有的敲击小鼓梆子的声音。

正是因为这个,秦腔在传到山西后,就成了同州梆子戏,成为了秦腔东府的代表,渐渐和西府秦腔发展成两个流派了。

畅快的吼完一折戏,戏班稍作停顿,就举着一块红色的木牌从台上走过,朱慈烺定睛一看,写着《破洪州》,想来是下一出戏的曲目了。

大戏开唱,是一出讲前宋杨家将的戏,朱慈烺正听的摇头晃脑,跟着轻哼呢,后面的沈炼突然近身上前,附耳禀报道:“殿下,下面的兄弟们逮住了一名丫鬟,一路跟踪我们的行踪到此。”

“呵,有这等事儿?我们进城没干啥吧,这也能被人盯上?”

朱慈烺无语,“审问了吗?是什么人?”

“还没有上手段,这丫鬟不说话,暂时被兄弟们扣在楼下,不便动手,要不,找个地方问问?”

“不必麻烦了,带上来吧,让我看看她想干嘛。”

朱慈烺挥挥手道,说完转头又看起了戏,完全没放在心上。

少顷,沈炼上前禀报道:“少爷,人带来了。”

“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站地址:https://www.wentxt.com
m
.
m
.
最新小说:穿书后和未来霸总he了番外撩逢对手关若鹜庄鸣岐删减终点站番外她身之潮男主最后和谁在一起我的作精男友晋江文学重生之表小姐gI夏日陷情讲的什么重生之表小姐glTXT她身之潮讲的什么抖音里适合旅行的音乐奶糖味舞蹈生甜翻了作者 奇迹暖暖海水蓝色眼泪捻转步舞曲花滑免费阅读游戏降临后我变欧了TXT重回祖国搞建设番茄菜菜
m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