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乐经历了这么大的变故、心神遭受如此冲击,无论什么人也变得很能沉得住气了,更何况是他呢?他干脆又停留了下来,就在这里定坐了三天三夜,研究此丹炉安放的手法与玄妙。
于道阳的法诀传承他已得到,对于相应的阵法布置当然再熟悉不过,终于研究明白该怎么办了。
成天乐知道怎样将这个丹炉完好无损的取走,也知道怎样以之为中枢再建造另外一座炼丹台。
这是他和刘漾河不一样的地方,刘漾河得到的只是陆吾神仑丹的丹方,成天乐得到的却是完整的法诀传承。
反正他将来若炼神丹,肯定是在自己的宗门道场中并有众妖护法。
知道了该怎么办,但真正动手却不容易。
成天乐又足足用了三天功夫,才在不触动法阵的情况下起出了石台上的丹炉。
这个丹炉看上去高约四十公分、直径二十多公分,但拿在手里却重愈百斤,一般人绝对不能轻轻松松的拎走,还要穿越前方那么艰险的洞穴。
终于在进入山洞的一个多月后,又是一天深夜,光头顶着一层浅发茬的成天乐,提着丹炉、背着一包瓶瓶罐罐又走出了洞口。
他悄悄来到山外的镇上,等天亮后租了一个小仓库,并没有着急离开此地,、坐怀丘,声闻见雅客货车在郊外拐下大路,转入一条由煤渣和碎石铺就的乡间简易公路,穿过一片樱花林来到了海边。
海浪起伏一望无际,风光很美,又沿着海边走了不远,左转进入了一个院子。
这里看上去就是一家很不引人注目、地点很偏僻的乡镇工厂。
进院正面是三层楼的办公室及厂房,两侧是加工木器的车间,并不杂乱显得非常干净整齐。
到院里停车,吴桐招呼人将东西小心翼翼的搬下来,一直抬到了办公楼的接待室里。
这里布置得古色古香,颇有修士往来的场所气氛,也放着一对清代酸枝木多宝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