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了想,突然间又没有那么羡慕妒忌了,不就因为这钱没几个能花到手里么?剩的那点又要给李父治病买药,家里还缺粮少吃,这不得掏钱?这哪哪都是钱啊。
有道理。
不说罗中华大队长了,就连会计和生产队干部们都忍不住连连点头,心里对李友桂了如指掌,没有半点意外。
“行,你是我们生产队的社员,我们生产队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社员没米下锅。
生产队可以卖给你三百斤稻谷,不过上半年只能卖给你这一次了,队里的存粮也不多了,生产队的存粮不能一颗不剩。”
罗中华算了一下队里的存粮,以及在夏收前可能会来队里借粮的人家,最后拍板同意了。
李友桂又高兴又失望,粮食按她的计划是买到了,可惜的是,生产队这几个月都不卖给她了,那她就不能存些粮食在空间里了。
不过也好,慢慢来,不着急。
南方的粮食不算精贵,因为一年两季,雨水丰富,这点就比北方的强。
最后,李友桂是以七分钱一斤的价格从生产队买到了三百斤的稻谷,一共花了二十一块钱。
顿时,明面上剩下的七十块钱就去了二十一块,李友桂现在能让大家知道的就是余有四十九块钱了。
这四十九块钱还不包括李父去市里看病拿药的钱呢,也没包括夏收前粮食不够吃再购买的钱,以及平日里的紧急开销,几个弟妹的上学费用。
于是,根本不用李友桂自己算了,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心里替她算了一笔帐,大家心里一致认为,李友桂的这笔奖励到最后顶了天只剩下二十块钱左右打底了。
这么一算呀,李家也还是穷的。
第86章没毛病
是的。
就算有这二十块钱,那也改变不了什么。
李家依然穷。
谁不知道李友桂家上有老下有小?那底下最小的两个儿子小得挣不了工分,大点的那两个要上学呀,一年到头挣得到几个工分?更别说瘫痪在床的李父,那是个能吃又费钱的,光是倒贴都还没够呢。
李母那工分连她自己饭都吃不饱,哪里养活得了一大家子?所以李家才欠了生产队那么多粮食。
就算是现在,李友桂起来了,一个人能挣十到十二工分,这个工分也只能养活两个人,所以他们家还是要花钱买粮来吃的。
大家算了算,二十块钱花去买了粮还不够一大家子吃饱饭呢,更不要说李父看病吃药的费用了,还有一家人的衣服呢?估计只有两个在市里上班的哥哥寄钱来,李家的日子才好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