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人忙去喊宋三娘子。
宋三娘子从屋子里应声出来,手里还拿着擀面杖子,围裙上沾着白面,头发梳的整整齐齐,这一段已经不再日夜织布,再加上吃的好了,气色便好了很多,一面问谁呀,管事的忙笑着过来问好。
“大叔你来了?”
刘梅宝闻声也从屋子出来,她身上穿的正是周良玉买回来的那块绢罗做的衣裳,这是她穿越来到这里后,态度这种话传来传去,不止百姓这样想,就连那些原本不信神佛的药行生意人,都也忍不住这样认为。
明明一个养在深闺的小姑娘,怎么就突然变得这么厉害,能鉴别真假药,还会布置药库,还能几句话就让一个药行发了大财除了神仙保佑,还真找不到别的解释。
得到神仙庇佑的人,那请来岂不跟请了神仙坐镇一样,尤其刘梅宝跟广顺和只签订一年契约的消息传出后,闻风而动的药行简直要踏破宋三娘子的家门。
说着话,宋三娘子带着周良玉出来敬酒了。
远亲不如近邻,更何况,自从家里出了事,近亲远亲都相当于没有了,好在这些邻居虽然穷困但都心善之辈。
如今这家人不似刚搬来时那般困顿,人家将来肯定要越过越好,邻居们纷纷站起身热情中带着几份恭敬道谢。
周良玉也长高了很多,在外奔波瘦了些黑了些。
但精神却比当初做劳工时要好得多,过了年长了一岁,如今已经十六了。
“什么时候吃哥儿的喜酒啊。”
便有人玩笑道。
周良玉的面色微红,只笑着没说话。
“有好的人家劳烦大家给打听着些。”
宋三娘子倒落落大方的说道,带着温和的笑,看了眼儿子。
啊,又长大一岁了,她的眼中带着几分欣慰又几分心酸,要他爹还在,看到当初娇生惯养的儿子已经这般懂事能干,该多么的高兴。
听宋三娘子这样回答,在场的人都有些意外。
“不知道三娘打算找个什么样人家的”
便有人忍不住问道。
听她们说起这个。
周良玉面色更加尴尬,吃了杯酒,借口回屋子去了。
“只要个正经清白的人家,人好,就成。”
宋三娘子温和一笑答道。
这就说并非刻意要求一定的或者诗书或者富贵门庭,在场的邻居甚至那些做工的泥瓦匠都心动了。
“我在这里也不熟,就劳烦各位多费心了。”
宋三娘子笑道,一面敬大家吃了酒。
众人一连声的答应,有人当时就坐不住了。
心里盘算着自己的亲朋好友中有合适的女子没。
如今的世道能吃饱穿暖,就天大的幸福了,对于一个普通甚至穷困人家的女子来说,能嫁到这个样的人家,真再好不过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