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老矣,有年纪轻的送上来不好吗?反正也轮不到我们使唤,管它好不好用。”
“话是这样说,但……”
“练绘那样的都能用,他这样的能用就用吧,大不了榨干了丢掉就是。”
“甚么话?”
秉笔宰相终于开口,看向胖宰相:“二十四郎啊,勿听他们胡说,吏部的事要你来定。”
言罢,却是使了个眼色。
胖尚书得了这话,闷闷一点头,问旁边书吏借了笔,默默摊开名录,在许稷名字旁涂了两个字。
作者有话要说:千缨v:拜托拜托我的官运亨通符啊一定要给力啊王夫南v:想得美那是厄运符好么——————————————1铨注期限:铨选考试过了之后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还要在指定期限内到吏部注官。
注官期限内不到,则视为自动放弃。
注官的时候也会询问志愿,注拟后如果本人不满意,还可以再改,有三次机会,如果三次还不满意,则可以放到明年再来,明年就不需要再考试了。
但这条对于铨注期限内没来注官的不适用。
以及这样还没有完,在这之后还要再通过尚书都省审覆、门下省过官(复审),最后才是授予告身,谢过圣恩,才算尘埃落定。
2常于门下省议政,即以议政之所谓之政事堂:《全唐文》卷3163秉笔宰相出应之:《唐会要》卷53《杂录》☆、山前路消融雪水滴滴答答声伴人眠,潮冷之气从门缝里涌进来,吏部书吏杵在案前已写了一整日,仍没能搁下笔去睡觉。
落笔不能错,紧绷着神经录完铨选名单,在这数九寒天里,背后已是凉凉的一层汗。
长榜墨迹干透处已被卷了起来,就待明日一早张贴至朱雀门大街外,周知暂住长安城的各位选人。
书吏终于写完最后一个字,扔了笔就抱住凉透的茶壶猛灌了几口茶:“透心凉透心凉!”
发着抖说:“明天为甚么不是旬休!
为甚么!
想睡觉哪!”
而事实上精神亢奋的书吏哪里睡得着?他裹紧毯子在温暖的公房里躺下时,外面滴答滴答的雪融声就足以让他失眠了。
长安城天色转好,阳光暖和天气宜人,积雪融尽。
又因年关将近,诸人脸上纷纷添了喜色,当然欠人债的另当别论。
坊门大开,一拨一选人及其亲友家属涌到朱雀门大街外,忐忑不安地前去观榜。
“徐三霸!
你完了啊!
等明年吧我看到你名字了!”
、“晦气晦气!
那你在哪儿啊?你是留是放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