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是一天五六十份奏折,然后就变成了一百份,接着就是两百多份。
诸青钰问了伺候过三朝君王的高公公,高公公却说奏折一直都是一两百份的。
只是诸青钰身体不好,之前好些奏折都由苏丞相处理,有些实在要经过诸青钰批准的才往上递交。
旁人恨不得大权在握,当一个摄政王,但苏胤含却把到手的权力轻易放手。
高公公对苏胤含的评价有了不少的改善。
诸青钰也想过撂挑子不干,把事情都分发下去,但是他不敢。
下面的老滑头们一个比一个滑溜,抽油水的时候积极活跃,等到出了问题责任推得比谁都快。
诸青钰缺人手也缺时间,他不想浪费时间在补救错误上,很多事情都只能一把抓,把失败率控到最低。
科举制便是他想要换掉那些老滑头的方式之一。
不过大蛀虫怎么舍得放弃这个肥沃的米缸,诸青钰想要完全落实科举制还有非常大的压力。
偏偏有这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上朝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广纳后宫。
“再说一遍。”
诸青钰坐在龙椅上,似笑非笑地看着下方弯腰启奏的老臣。
乾国的朝臣都是站着的,此时的君王集权还相对宽松。
礼部侍郎周德球是一个年过半旬的老头,虽然没什么大本事,官职一直不升,但总仗着是老臣就对诸青钰的后宫指指点点。
诸青钰看周德球不爽很久了,但他是新君,刚上任没多久就动周德球,容易寒了其他老臣的心。
诸青钰只能忍着,找机会再发作。
但因为知道自己怀孕,诸青钰的心情非常不好,想要放纵自己发作一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