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诸事,不得已,交到了中常侍手中。
晋王自以为李玉病重,宫廷禁卫会松懈。
晋王不知李玉早有安排——晋王与皇后洛女在太液池边私会的事,被报给了中常侍。
中常侍在宫中的地位全靠李玉一人,李玉出事,他跟着出事。
他跪在陛下病榻下,哭得直不起身。
待听到宫女的通报,中常侍脸一寒,起身出殿。
他感觉到了满城风雨将来的压抑,他喃声:“那对狗男女,果然不出陛下所料……亏得陛下早有安排……”
他回过神,嘱咐手下人:“秘密召宫廷宿卫军长官进殿,就说是陛下宣他。
京畿附近的兵马也调入长安……”
他回头,看向身后庄重黑宇大殿,他垂泪掩袖,颓然道:“这些本是陛下安排的……若陛下此时醒着,便好了……”
他最清楚李玉的病症到了强弩之末,御医们想办法帮陛下吊着命。
就算陛下之前千万安排,没有天子本人坐镇,长安之困,当真能解?李玉依然沉睡。
长安的局势在暗处慢慢发生变化,藏着的线头若有若现,此时张牙舞爪,皆露出了首尾。
夜火初上,雨夜生雾。
变故在某个大雨之夜到来!
执金吾兵变,从与廷议上一武官的矛盾开始,趁夜攻了该府,将一府人全部关押。
廷尉震怒,诏狱审讯,向来是廷尉之事,执金吾何以插手?双方在廷议上闹不开,廷尉长官甩袖,扬言要去面圣。
圣上若不裁决,他将长跪宣室殿门前。
执金吾的人嗤笑,当着文武百官,长剑出鞘,一剑砍杀了那位高官。
众臣惊骇惶怒!
宫廷宿卫军当即出动,在正殿与执金吾对峙。
丞相临时代帝监国,将未央宫四门关闭,禁止百官的出入。
一众大臣们被留于宫中,在宿卫军与执金吾在打斗的时候,避免了朝臣与敌首的牵扯不清,继而连累到整个朝廷机构。
长安城阙下了命令,着民众关门不得外出,除非听到帝旨,何人敲门,都不得放入屋舍。
长安城进入激战阶段!
执金吾的郎君们昔日掌管整座长安城的布防安危,他们一旦反了,诸人皆是麻烦。
丞相不让百官出宫,最大的原因是百官中起码一半出身名门。
若是出了宫,与宫外家族交涉,这些名门们会如何选择,便是丞相都不敢做保。
他们不知陛下的病情,他们唯怕陛下醒后清算!
然朝臣中必有人通敌!
否则执金吾何以叛乱?只有将臣子们关于宫中,才最大可能禁止他们与外朝互通情报。
战火连烧数日,朝局一日紧张过一日。
时日往后推,叛变的人不止执金吾,还有其他官署。
晋王的局铺的大,烧得众臣措手不及。
而众臣们一慌,便去喝骂御医们一通,去李玉病榻外哭诉,求李玉醒来。
然丞相在宫廷中的权力很快受限。
晋王站了出来,放军队入宫,包围正殿。
晋王拿出圣旨,说陛下在病倒前,指认他监国,而非丞相。
晋王放开了胆子,言自己才是李氏皇室的正统血脉,一个臣子,也妄想与他争权?丞相大怒:“老臣不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