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上元节,就是端睿公主大婚的日子。
发嫁了端睿公主,方太后开始时不时的留七皇子、八皇子在慈宁宫小住。
经了九皇子之事,方太后倒不再嚷嚷着养皇子了。
不过,偶尔老人家寂寞,留孙子在慈宁宫小住几日,聊解寂寥,人之常情。
宋嘉言实在烦了方太后老套子的手段,转而与景惠长公主说起义塾的事情来。
不要以为义塾的开支会少,读书向来是个费银子钱的差使,何况,义塾里会免费供应中饭,每年花销都是一笔不少的银子。
而且,随着义塾规模扩大,用银子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
自宋嘉言入主凤仪宫,景惠长公主便时常往宫里走动,自然知晓宋嘉言办义塾的事。
景惠长公主能牢牢的坐稳长公主中第一把交椅,眼力从来不缺,眼光更是不差,笑,&ldo;我别的没有,银子从来不缺。
义塾的事我不懂,不过,既是积德行善之事,总比烧香拜佛的强。
&rdo;拜太后娘娘所赐,现在寺庙道观的香火冷清至极,景惠长公主笑,&ldo;皇后娘娘不弃,我也出一份银子钱。
&rdo;宋嘉言笑,&ldo;待我把义塾的账给皇妹看看,皇妹再说拿银子的事。
&rdo;景惠长公主摆摆手,笑道,&ldo;若信不过皇后,我根本就不会搀和这些事。
&rdo;账什么的,谁还会去查皇后的账?宋嘉言笑,&ldo;不是这个意思。
正因为是我打头儿,账目才更要弄得清楚,不然,别的不说,朝臣那里就够热闹的。
莫要善事没做成,倒惹得一身腥。
&rdo;&ldo;是这个理儿。
鸡骨头里挑刺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还有一样,娘娘不可不防。
&rdo;说着,往慈宁宫方向撇了撇嘴。
宋嘉言笑,&ldo;这事儿没有不叫母后知道的理儿,我想跟陛下商量一二,请母后做个监察。
不然,这许多银子,若尽在我手里,难免叫人说闲话。
&rdo;景惠长公主一笑,&ldo;娘娘慈悲。
&rdo;世间事,无非钱权两样,宋嘉言居中宫,自己也是个撑得起的,皇后之权已尽握于手。
现在又办义塾,不要说宋嘉言账目光明磊落,便是她弄一本糊涂账,也没人敢说什么。
只是,慈宁宫向来自尊自大惯了的,宋嘉言想做些事,绕开慈宁宫怕是不易。
景惠长公主见宋嘉言早有准备,便也放下心来。
&ldo;这件事,我打算跟母后亲自说。
&rdo;宋嘉言道。
景惠长公主闻弦歌知雅意,笑,&ldo;娘娘放心,我断不是多嘴的人。
&rdo;不待宋嘉言亲自去对方太后说此事,方太后已私下与儿子好一通抱怨,道,&ldo;皇后一国之母,掌管宫务也就够了。
什么义塾之事,不成个样子的很。
哀家听说,皇后还要景惠算一份子……如今,皇子、公主都小,把哀家的孙子孙女都养的平平安安,比什么义塾都强!
自己家的孩子还顾不过来呢,倒是操心外头的事儿!
&rdo;&ldo;皇帝也想想,为她进宫就折腾了个人仰马翻。
这刚没安生几日,又要闹出这些事,叫朝臣知道,少不得有话说。
&rdo;方太后叹道,&ldo;女人,一国之母,首以贞静为要。
&rdo;昭文帝不以为然,道,&ldo;义塾,是她进宫之前的事儿了。
&rdo;他取中宋嘉言为后,看中的正是宋嘉言豁达端穆的性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