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时,田嬷嬷就回来了,见戚氏已在丫环服侍下用饭,忙上前服侍,一面道,&ldo;刚刚那位老姐姐姓梁,是大姑娘身边自幼服侍的。
&rdo;别看梁嬷嬷未点明是哪位姑娘,戚氏一猜便是大姑娘宋嘉言。
新媳妇嫁过来,婆家把礼数做周全就罢了,哪个还管你有没有热汤热饭?宋嘉言实在细心,还想到这一节。
戚氏一笑,小姑子这般好相处,真是福气。
不仅如此,梁嬷嬷还把宋嘉让屋里的几个丫头交待给了田嬷嬷知晓,其实,这几个丫头倒还好说,宋嘉让从没收用过她们,无非是大丫环、小丫环的差别。
田嬷嬷陪嫁过来,正是两眼一摸黑的时候,梁嬷嬷坦诚相告,真是雪中送炭了。
宋嘉让大半夜的才回来,身上浑身酒气,倒还清醒。
戚氏忙令人上醒酒汤,宋嘉让道,&ldo;我没醉。
&rdo;他自来不爱喝这些酸乎乎的东西。
戚氏嗔,&ldo;醉了的人都说自己没醉。
&rdo;亲自自丫环手中接过,递给宋嘉让喝。
甭看宋嘉让寻日里粗枝大叶,在洞房时刻,他还颇有些情调,不肯用手接,只就着戚氏的手喝了一碗。
戚氏瞪他一眼,宋嘉让嘿嘿一笑,挥挥手打发婆子丫环下去。
戚氏忙道,&ldo;大爷还没洗漱呢。
&rdo;已被宋嘉让拦腰抱到床间去,笑,&ldo;大喜日子,莫要啰嗦啦。
&rdo;第二日,小夫妻两个拜见老太太、宋荣、小纪氏,拜这三位,均有礼可收。
尤其老太太,给的还是当初御赐的宝贝,当真是大手笔了。
接下来是弟妹给兄嫂见礼,戚氏就要掏腰包啦。
宋嘉言宋嘉语都是一人一对金嵌宝石珠花儿的步摇,给宋嘉诺的是一套上品的文房四宝。
三人均谢过兄嫂。
接着,宋荣又带着小夫妻去拜过祖宗牌位,正式的在家谱之上添上了戚氏的名子。
其实,宋家的家谱,宋嘉言都瞧过,还没传几代呢,单薄的很,就是他们这一家子,嫡系中的嫡系,连个旁支都没有。
之后,一家子用过早饭,宋荣去衙门当差。
老太太和颜悦色的对戚氏说了几句话,就让他们小夫妻回房了,还笑眯眯的叮嘱,&ldo;午间不必过来服侍,你们自己在你们屋里用就成啦。
好孩子,不要拘谨,这是自己家,让哥儿要是敢欺负你,就过来跟我说,我叫他老子捶他。
&rdo;老太太对戚氏这般和气,让小纪氏想到自己亲婚初时的种种下马威,便想一口老血呕出来。
老太太都这样说了,小纪氏亦笑道,&ldo;是啊,回去歇着吧。
这几日,你们也累了。
&rdo;真正累的是她好不好,老太太凡事不理,纵使有许氏与两姐妹相帮,小纪氏也得一双眼楮紧紧盯着,生怕有半分差错。
不为别的,她虽自诩并无私心,只是,她毕竟不是宋嘉让的生母,万一有个差错,不知有多少人嚼咀说闲话呢。
而且,家里上下亲戚里外,她也不好交待,倒像是故意似的。
如今宋嘉主的婚礼圆满结束,小纪氏颇是松了一口气。
宋嘉让与戚氏行过礼后,就回新房了。
老太太欢喜地,&ldo;过不了多久,就能抱重孙啦。
&rdo;不然,她为啥对戚氏这么好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