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纪氏此方一笑,&ldo;你们商量着吧,外头的事,我也不大懂。
&rdo;又对宋嘉让道,&ldo;嘉让,你弟弟年纪小,他不懂的,你多教他。
&rdo;宋嘉让道,&ldo;会的。
&rdo;他不是很喜欢小纪氏这个继母,对宋嘉诺从来都是很照顾。
女人们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宋嘉让想到就烦。
真不知怎样生的一幅肠子,生来就比人多几弯儿怎地?倒是小纪氏差人送给纪嫣的绸缎叫纪嫣气了一场,当然,如今小纪氏是三品侍郎夫人,真发作出来,伤的是宋荣的脸面。
自家是乡绅,虽是富足,社会地位比起三品侍郎差的不是一两个档次,若儿子们将来有出息,日后少不得要走宋荣的路子。
这也是小纪氏的小心眼儿了,嫡母与宁安侯府她是不敢这样糊弄的,唯独纪嫣,不过嫁了京郊地主而已。
面儿上姐姐妹妹的亲热,于心底,小纪氏很没有将纪嫣放在眼里。
纪嫣强忍了一口气,打赏了前来的管事,私下对丈夫抱怨,&ldo;我这四姐姐,做事一日不比一日。
难道我差这几匹缎子?去年的花色,今年又送来了?说不得是她库里没人要的呢。
&rdo;陈继宗安慰妻子,&ldo;定是不提防的,你不喜欢,打赏婆子丫环的就是了,不值当为这个生气。
&rdo;又道,&ldo;前儿让哥儿送来的皮子,你不是喜欢的紧么?有没有做件衣裳穿。
&rdo;纪嫣将小嘴儿一撇,&ldo;若不是言姐儿给咱们送东西,四姐姐且连这些破烂货也舍不得呢。
我正交给了裁缝,叫给他们兄弟做几件大毛衣裳。
言姐儿是个有心人,弄个铺子就记着这个想着那个的,断不是那等眼皮子浅的。
&rdo;&ldo;前些日子咱们去帝都,我恍惚听到说是姐夫把言姐儿送去了庵里面住着了。
&rdo;&ldo;哦,老梅庵,那可是个好去处。
&rdo;陈继宗乡绅出身,并不晓得帝都这些弯弯绕绕,只觉着宋嘉言一个小姑娘被送到庵里过活,当真是苦的很,方提了一句。
纪嫣便将老梅庵的来历与丈夫说了,笑道,&ldo;待过两年言姐儿回了家,往姐夫家里提亲的人得踩断宋家的大门槛儿呢。
&rdo;陈继宗笑,&ldo;言姐儿那孩子大方懂事的很,这都是言姐儿的福报。
&rdo;&ldo;谁说不是呢。
&rdo;纪嫣叹口气,&ldo;我二姐姐也是极好的一个人,当初,父亲相中了二姐夫,说他有本事,把二姐姐嫁给了他。
二姐姐是我们府里的嫡女,那时,往府里提亲的好人家不是没有。
二姐姐嫁过去几年,二姐夫的母亲十分难缠,二姐姐过的并不快活,不想生嘉言的时候又这样无福,年纪轻轻的就去了。
&rdo;姐妹一场,纵使嫡庶有别,纪嫣做姑娘时不是没有酸过两个嫡姐。
只是,她到底是养在嫡母膝下,如今她日子过的极好,再想到二姐姐的事,难免心酸,不禁红了眼眶。
陈继宗温柔的为妻子拭去眼泪,道,&ldo;看嘉让与嘉言都是有出息的孩子,二姐姐在地下也能安心。
&rdo;&ldo;话是这样说。
&rdo;纪嫣眼睛微红,道,&ldo;我们姐妹五个,我与大姐姐、二姐姐都是养在母亲屋里的,经了二姐姐的事,母亲也看透了,给我议亲事,就格外的留心。
我这几个姐姐,嫁的都是高门大户、书香门第、少年才郎,我却觉着,日子过起来,我是真心的感激母亲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