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公府更是阖府疲惫,方夫人就哭了好几场,方太太也是唉声叹气,承恩公与方世子更是满面丧气,宋家这样好的姻亲,就这么断了。
太后懿旨又如何?宋嘉言连嫁妆都拉走了,人家根本不介意担个方二太太的虚名儿,人家宁可一辈子自己清清静静的过,也看不上方二!
倒是方世子的宠妾孟姨娘,一面给方世子捶腿,一面柔声蜜意道,&ldo;家里总是不顺,妾身听说西山三清观有个活神仙叫清风道长,打卦问卜可灵了,世上就没有清风道长算不出来的事儿。
要不,请清风道长来家,看看家里可是冲撞了什么。
&rdo;瞧着丫环们收拾好陪嫁,宋嘉言望着远处天高云淡,这还只是第一步,以后,她永远不会再委屈到自己。
☆、128晋江原创发表宋嘉言住在西山,与原二皇子妃韩妃娘娘的清心庵很近,时间久了,宋嘉言倒常去与韩妃娘娘说话。
清心庵本是韩妃陪嫁的别院,后来她出了皇子府,就在此处落脚,请了尊菩萨进府,改了个名儿就成了庵堂。
实际上,韩妃吃斋都是有一顿没一顿。
她少时极爱经史,如今倒有了时间好生读一读书。
尤其宋嘉言也是自幼念书的,再加上对彼此性情的欣赏,不多时日便成了不错的朋友。
宋嘉言与韩妃商议过后,去西山寺捐了些米粮衣物。
自流民聚积之日,佛门寺庙都开始施粥舍物的行善事。
不过,韩妃是不好出面的。
宋嘉言同西山的方丈比较熟,便带人将东西送了去,她也顺道出去散心。
方丈道,&ldo;数日未见,施主愈发超脱了。
&rdo;宋嘉言道,&ldo;大师还是老样子。
&rdo;方丈道,&ldo;心如昨,自然人如昨。
&rdo;宋嘉言一笑。
方丈道,&ldo;看施主眉间从容自在,可知愁云已去,前方当尽得大光明。
&rdo;宋嘉言又是一笑。
&ldo;施主不求签?&rdo;&ldo;大师,你可知我为何从不求签么?&rdo;宋嘉言温声道,&ldo;以往我觉着,或者命数天定,求不求签,都已是写定了的命运。
知与不知,命运都会按着既定的轨迹前行。
那么,知与不知并没有什么不同。
&rdo;&ldo;如今,我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命运更像一条充满岔路口的道路,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由衷或是不由衷,每个选择可能会让我们踏上不同的道路,命运的难以莫测就在这里。
&rdo;宋嘉言道,&ldo;哪怕难以莫测的命运,其实最终还是我们自己做了选择。
我们的命运,从来都在自己的手里,而不在别处。
&rdo;方丈微微一笑,&ldo;施主果然慧性慧心。
&rdo;&ldo;不及大师消息灵通。
&rdo;她的事并非秘密,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佛门之人,因要时常忽悠个把人,他们的消息绝对不慢。
&ldo;以往,我见过一个人。
那人生于富贵,一表人材,聪明绝顶,后来,他失去了一切。
我最后一次见他,他眼中的戾气,即便十世修行都难以消去。
&rdo;道一声佛号,方丈温声道,&ldo;何为慧,一个正字,就是慧了。
&rdo;这样的坎坷波折,宋嘉言都没有失去性子中那一缕善性,如今更愿意捐出米物来帮助那些流民,实在难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