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蒙真觉得没什么,但吴王一口咬定宜春公主没这么简单,他不知从何劝解,只能闭嘴。
“近日事多,且清明将至...”
吴王揉了揉眉心,道:“本王需得回乐昌扫墓,你就在弋阳,负责看好他二人吧。”
吴王孝顺,每年必会回乡给母亲扫墓,几十年如一日。
临走时,吴王还不忘嘱咐项蒙,莫要掉以轻心。
项蒙忙道:“卑职必事事告知王爷。”
吴王坐在车中,听到这里,刷地把帘子放下,恨铁不成钢道:“我是你爹啊,事事报备,你成心要累死我是吧?!”
项蒙被一顿训斥,大气不敢出,吴王最后定调,他道:“若无大事,你自己相机而行吧。”
#
吴王来去将近两月才回,中正府与太守府一直相安无事。
期间孟淮与他商议,要找书坊印制那本《祛蝗册》。
按照孟淮的说法,那本书是他找人翻阅了地方志和古籍搜罗来的。
项蒙再怎么看轻他只是个少年人,然孟淮毕竟是太守,这点权利还是有的。
对于此事,项蒙本想汇报吴王,但又想到那句“相机而行”
,便想算了,免得又讨一顿骂。
他想着如果孟淮找人编撰的册子有用,也是自个为官一方的政绩,如果没用,那是孟淮背锅。
故此,项蒙找了城中几家书坊,快速印制了《祛蝗册》共三百余本,趁着各地开始春耕赶紧发了下去。
春耕过后便要准备今年的定品之事了,项蒙开始忙活起来。
不想某日,侄子项晖找了过来。
原是春耕开始了,县内要补贴农户,修理水渠,灌溉田地,正是一年财政最需要钱的时候。
可去岁他挥霍太多,所管理的西县财政实在困难,迫不得已才来找叔父项蒙。
项蒙一生无子,遂将这个侄子当做亲儿子疼爱。
但从小溺爱过甚,长大后是不学无术。
几年前给他捐了个县丞当,无奈还是不求上进,这些年不知给他填了多少窟窿了,如今又来要。
再说要追加款项,哪这么容易,那需得太守签字盖章上报州府,州府再上报度支部,没有太守签字,公文不成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