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钊今日穿的是便服,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贵族青年。
他笑着从身后小厮手里接过一个匣子,道:“上月我请顾本昌画一幅《牛郎织女图》,本想着七夕节应景,赏月时可以与亲朋赏玩。
却没有想到,顾本昌一拖再拖,到了昨日才交画。”
“虽说过了七夕佳节,可画却是好画...也是因为画的太用心,不愿意仓促为之,才七夕不能完工罢。”
“这样的好画,不好秘藏,今日受邀来,便带上了这幅画,请诸位一同品鉴。”
顾本昌是蜀国的宫廷画师,非常受国主孟思故的宠信,之前他为大唐妃、小唐妃姐妹画的画像,就饱受赞誉!
平常顾本昌也是游走于蜀国权贵之中,他的画作认可度是很高的。
再加上又是孟钊请大家赏画,众人自然是从善如流,表现地很期待的样子。
很快婢女抬来了挂画用的檀木挂架,然后才将画轴挂上。
此时众人都看这幅《牛郎织女图》,对顾本昌的画技赞不绝口...其实画作中的内容很简单老套,就是想象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画面。
但画师的画技确实不俗,傢獨口勿车巠让这幅画有了很高的水准,就连宜君都多看了好几眼。
大约是为了讨好孟钊,有一个子弟欣赏完画作之后便道:“古诗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此乃咏牛郎织女之始。
如今又见这般杰作,我等不妨踵迹于古人,也做几首诗词,如何?”
蜀人自从融入中原之后,很快就比中原人还讲究风雅了。
如今虽然是四方割据的年月,但蜀中因为地理原因,动乱倒也还少。
这也就使得蜀人在乱世之中也保留了更多风雅喜好,到如今比唐时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场宴会中写写诗、作作词,很风雅,也很受欢迎,十分常见。
大家听这个子弟的提议,都说妙!
立刻便有婢女去取纸笔,给每个人分发。
只有明确拒绝不能作的,才会略过。
纸笔分发到杨宜君这里的时候,杨宜君抬了抬手,示意婢女略过她就好。
然而旁边的孟钊却笑道:“十七娘不可推辞!
谁都知道你少小有才名,十一岁便能仿闺怨之思,作‘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注1)之句,压倒众人!
如今怎么不能了呢?”
熟悉杨宜君的人看到此时的她,就会知道她有些不高兴了...然而她到底不是傻瓜,会这个时候发作出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