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觉得他会因为表白失败轻生吗?答:我原以为不会,但人类的想法与行动非常复杂,尤其是青少年。
青少年的心理起伏是很大的,并不能准确预测……事实已经发生了,再说什么都没用了。
问:你看看这个。
答:啊,这是?问:我们从潘越的书桌里发现的,夹在他的一本笔记本里。
这是不是他的笔迹?答:应该是。
潘越的字是我教的两个班里最好的,其他学生的字没有这么好。
问:从你语文老师的角度看,他想用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感情?答:……我只能读出悲观和失落……简直像是遗言。
问:你认为这是他写给谁的遗言?答:……给所有人。
原来在他心里,他对这个世界这么失望了。
问:他喜欢的那个女生,叫郗羽,是你班上的学生?答:是的。
问:她是什么样的学生?和潘越的关系如何?答: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潘越不论做出什么举动,和郗羽都没有关系,她也不应该为此负任何责任。
他们分别是两个班的学生,平时也没什么交集。
郗羽是你能想到的那种最好的学生,很聪明,很乖巧,非常有教养,学习成绩好,她根本没到早恋的年龄,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恋爱,她拒绝潘越非常正常。
问:周老师,看来你非常喜欢这位女同学。
流言传出后,你跟她谈过吗?答:谈过。
我可以保证,她不是流言的源头,她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
问:但你刚刚也说青少年的心理起伏是很大的,不能准确预测。
答:别的学生或许是不能,但是郗羽不一样。
她是那种学生,你看着她的眼睛就知道她不会说谎。
问:你们还说了什么?答:我不可能用高压式的办法让同学们不要谈论这个花边新闻,冷处理是对流言的最好方法。
我给了郗羽一些建议,叫她冷处理这件事,不论其他同学说什么,不表态,不理睬,不多话。
不论多大的新闻过了一周后就没了热度。
问:潘越昨天坠楼的时候,你还在教学楼里?答:是的。
放学之后我在教师办公室,结果初三的老师打电话到办公室里,我才知道出了事,跑到楼下一看……唉……问:那你有注意到潘越去了楼顶吗?答:没有,我在办公室里备课写论文。
问:备课我知道,写论文是什么?答:评职称要用的论文。
我的宿舍很小,资料也不齐,我都是在办公室把工作做完才走。
问:那时候办公室还有其他老师吗?答:陆陆续续都走了,我接到电话那会,办公室只有我了。
问:那学生的情况呢?你注意到整层楼的情况了吗?五点半左右走廊还有学生吗?答:我没注意到那些细节,但是一般来说,五点半的时候,全年级的学生们都走光了。
问:但是郗羽也在教室里留到了五点半后。
答:是的。
昨天是她值日,她走得晚。
问:她一个人值日?答:我们班的值日是这样,平时小扫除,两人一组,周五放学后大扫除,八个人。
另外那个值日生是郗羽的同桌,但她因为身体不舒服,下午没在学校。
郗羽一个人做值日,两人做值日要二十分钟左右,她花了四十分钟左右,所以离开的时间比平时更晚了一点。
问:另外那个值日生是身体不舒服?生病了吗?答:不是生病,是女生的例假。
她肚子疼,上午的课上完就跟我请假回家了。
问:哦,明白了。
那你认为郗羽和潘越在放学后的这段时间里有见面吗?答:啊?你这是什么意思?问:你看,两名处在绯闻中的学生不约而同在学校里多停留了半个小时。
三天前他们在放学后单独见面,女生拒绝了男生,流言蜚语传得全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昨天也是,两人同样延迟离开学校,然后男生坠楼身亡。
答:昨天的事情,应该就是巧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